外媒看廣州
  聖壇前,埃曼·奧孔闊的腳一直不停地點著地,這可不是緊張的徵兆。新郎倌的手心沒有出汗,沒有婚前緊張癥狀,也沒有後悔之意。今天,他正在實現無數在廣州的非洲商人的美夢:迎娶一個中國新娘。
  七天前,詹妮弗·曾的父母並不知道女兒的戀情。與很多跟非洲男人約會的本地女性一樣,這位快30歲的佛山商人曾擔心家人可能會有種族偏見。
  而今天,他們謹慎地給予新人祝福。婚禮在一個基督教堂舉行,男方沒有親友,但42歲的奧孔闊依然很開心。“今天太特殊了。”這位尼日利亞人笑容滿面,“因為我跟一個中國姑娘結了婚,這下,我就一半是非洲人,一半是中國人了。”
  在廣州,這樣的婚姻每天都在發生。官方沒有統計非中婚姻的數量,但只要拜訪這座城市的任何一個市場,你都可以看到這些不同族裔的夫婦經營著批發店,咖啡色皮膚、頭髮卷曲的孩子們在走廊間追逐打鬧。
  雖然奧孔闊本人無法通過婚姻成為中國人———廣州市公安局沒法給予非洲丈夫們游客之外的任何權利———但他未來的孩子則可以通過註冊在曾的名下,擁有戶口,以及完整的中國公民身份。
  中國為了經濟利益而加強中非關係的迫切願望———2012年,一份記錄指出雙邊貿易額達到了1980億美元———帶來了一個反向的效果:第一代有著遙遠非洲血統和成為中國人權利的混血兒在內地出現。
  中國媒體把廣州的一小片區域稱為“巧克力之城”或“小非洲”,這裡居住著2萬至20萬非洲移民,大部分都是男性(由於商人的流動性,以及數以千計的超期滯留者的存在,這一數字很不精確)。
  破舊的登峰村是“小非洲”的中心通衢,從中國批發商手中購買貨物的商人隨處可見,這裡正是非中戀情發生的地方。
  34歲的阿馬杜·伊薩來自尼日爾,被聯合國評價為最欠發達的國家之一。他說,2004年,他懷揣300美元到了白雲機場,當時的想法很簡單,只是“活下去”。
  現在,他在珠江新城有一處價值500萬人民幣的住宅,開著6.4萬美元的車,講一口普通話。伊薩每年向故鄉發出50至200個集裝箱,集裝箱滿載建築材料,因為“這是最合算的貨物”。從每個集裝箱上,他能賺2000美元。
  他的合作伙伴優素福·山普托在非洲的布基納法索有三家商店,一旦貨物沽清,他就把裝滿現金的行李箱送到廣州,因為非洲的銀行無法信任,但移民在中國也很難開設銀行賬戶。
  和廣州大部分成功的非洲商人一樣,伊薩有個中國妻子澤娜。澤娜來自海南,伊薩是她的家人見過的第一個非洲人。“一開始,他們不是很信任我。但是現在,只要我不在,他們就會問我妻子:你的洋老公呢?”
  不過,在“小非洲”之外,種族偏見仍然根深蒂固。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教授戈登·馬修斯研究著廣州的全球化過程。
  “我知道至少有三到四對跨國情侶,本來都要結婚了,但中方家長跟非洲男友一見面,戀情就得告吹。”馬修斯說,“在中國,嫁給非洲人仍然被認為是‘下嫁’。”(原載《南華早報》,有刪節)南都記者 劉竹溪  (原標題:非中跨國婚姻在廣州激增,他們會天長地久嗎�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h33khmxs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